1.概述
燃气模温机:由燃烧室、燃烧器、余热回收装置、循环系统和PLC温控装置等成套部件组成完整一体机。工艺设计流程定向为木业热压机械配套,高温导热油使用设备。
燃料介质:石油液化气、管道天燃气。
加热介质:导热油,通过高温油泵的循环,将加热后的导热油传送至受热设备,使热能设备达到某一温度值,它可对凹凸、弯曲等特殊的受热部位,不断滚动式循环加热,是其它加热方式无法达到的加热效果。余热回收装置采用强制风压将排放温度回收进入燃烧室,二次燃烧,最终达到高效节能减排效果。
2.技术参数
2.1设计功率:x104kcay/90kw-- 500kw;
加热功率:90kw;230kw;300kw;350kw;450kw;500kw;
设计压力:0.6Mpa;
工作压力: 0.25-0.5Mpa;(油泵循环压力)
设计温度:270℃;
工作温度:0℃-270℃;
油 泵:4.0kw;5.5kw;7.5kw;11kw;
设计气压: 4kpa-10kpa;(要求可调)
工作气压:3.5kpa-7.5kpa;
四、燃气模温机组成部分
1、燃烧室
2、燃烧装置
3、热油循环系统
4、高位油槽膨胀装置(赠送品)
5、油气分离系统
6、余热回收装置
7、PLC全自动温控装置
8、全封闭框架结构
五、燃气模温机配置表
序号 | 名称 | 参数 | 备注 |
1 | 加热介质 | 320#/340#导热油 |
|
2 | 电源 | 三相五线380V/50Hz |
|
3 | 装机功率 | 5.5—13.5/kw | 含油泵、风机 |
4 | 加热功率 | 90—500/ kw |
|
5 | 热油泵 | 4—11/kw |
|
6 | 风机功率 | 1.1—2.2/kw |
|
7 | 燃气设计压力 | 5—10kPa | 可调 |
8 | 温控模式 | PLC控制 |
|
9 | 进出油管 | DN65—DN 80 |
|
10 | 燃气工作压力 | 4—8kpa | 可调 |
11 | 设备重量 | 1500 kg –4300-kg |
|
12 | 外形尺寸 | L/mm*B/mm*H/mm |
|
三、燃气模温机能耗表
气态:天燃气(热值8400大卡)
时间段温度 | 时间 | 耗气量 | 备 注 |
初升温196℃ | 50-90(min)±5 | 22m³/h | 根据不同的受热材料及设备工况的差异、能耗将会产生微妙差别 |
模板温度196℃ | 24(h) | 9-14m³/h |
保温196℃ | 60(min) | 5m³/h |
气态:液化石油气(热值10000大卡)
时间段温度 | 时间 | 耗气量 | 备注 |
初升温196℃ | 40-90(min)±5 | 16.4kg/h | 根据不同的受热材料及设备工况的差异、能耗将会产生微妙差别 |
模板温度196℃ | 24(h) | 8-11.8 kg/h |
保温196℃ | 60(min) | 3-4 kg/h |
2.1燃气模温机规格参数
项目名称 | 计量单位 | CT-8Q | CT-20Q | CT-20Q1 | CT-30Q | CT-30Q1 | CT-40Q |
额定功率 | Kw | 90 | 220 | 290 | 350 | 400 | 470 |
进气温度 | ℃ | 130-170 | 130-170 | 130-170 | 130-170 | 130-170 | 130-170 |
排气温度 | ℃ | 47-97 | 47-97 | 47-97 | 47-97 | 47-97 | 47-97 |
热效率 | % | 95 | 95 | 95 | 95 | 95 | 95 |
设计压力 | Mpa | 0.6 | 0.6 | 0.6 | 0.6 | 0.6 | 0.6 |
设计功率 | Kw | 98 | 230 | 300 | 360 | 410 | 490 |
最高温度 | ℃ | 270 | 270 | 270 | 270 | 270 | 270 |
本体容油量 | Kg | 130 | 180 | 240 | 300 | 350 | 400 |
油泵功率 | Kw | 4.0 | 5.5 | 7.5 | 7.5 | 11 | 11 |
油泵流量 | m/h | 29 | 20 | 40 | 40 | 60 | 60 |
油泵扬程 | m/h | 32 | 38 | 40 | 40 | 38 | 38 |
循环输入管径 | Mm | 50 | 65 | 65 | 80 | 80 | 100 |
循环输出管径 | Mm | 50 | 65 | 65 | 80 | 80 | 80 |
设备外形尺寸 | 长L/mm | 1960 | 2380 | 2530 | 2660 | 2860 | 3060 |
宽W/mm | 880 | 1038 | 1138 | 1330 | 1350 | 1460 |
高H/mm | 1730 | 1730 | 1830 | 1930 | 2030 | 2100 |
设备自重 | Kg | 1700 | 2470 | 2760 | 3580 | 3900 | 4500 |
2.2 燃烧器参数
燃烧功率 | 77,386-197,764Kcal/h |
燃气要求 | 天然气 | 热值 | 7,000-10,340Kcal/m3 |
压力 | 最小3kbar—最大7kbar |
液化气 | 热值 | 10800-11000Kcal/KG |
压力 | 最小3kbar—最大6kbar |
电源 | 单相,220V±10%50Hz |
电机 | 三相,380V/2.49A |
点火变压器 | 一级230V/1.7A - 二级8kV30/mA |
用电总功率 | 1.2kW |
注 | 燃烧功率根据实用气值、模温机规格型号、实际配置为参考值 |
l 对液化石油气(或城市燃气)需要特别的部件。
l CE标准,符合90/396/EEC;PIN63AP6680。
l EMC符合89/336/EEC。
l 燃烧器符合IP40,EN60529保护标准。
l 燃气阀门组符合EN676标准。
燃气压力与燃烧器出力的关系
在用热值为10kW/m3(8,570kcal/m3)的燃气、燃烧室背压为0kbar时进行检测,燃烧器最大出力时燃烧器头部的压降为7.7kbar。

3.1.2正压

3.1.2负压

3.2 燃烧器结构说明

8—观察点 9—法兰装配孔 10—火焰观察镜 11—探火棒
12—点火棒 13—尾部装配座 14—一级加热 15—二级加热
16—连接活接件 17—空气压力开关 18—变压器 19—DUNGS阀组
20—连接件 21—Honeywell阀组 22—进气压力表 23—进气口
24— 控制盒 25—端子排 26—装配板
4.联接说明
4.1模温机联接
模温机就位前首先选定确切位置,远离易燃易爆物品,确保安全生产。模温机必须装在水平基础上,需预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检修空间;距受热设备不宜太近,模温机上部有(A-B)进出油口法兰,在(A-B)进出油口上安装对应型号的截止阀,受热设备与模温机之间的管道,须参照电气箱左侧管道线路图连接装配;法兰的密封口必须采用金属缠绕垫片密封;管线接好后补油试运行,确保各连接焊点无泄漏,进行连接管道保温。
4.2燃烧机安装
将燃烧器上部螺钉(1)打开,使图中(A)与(B)部分分开。在燃烧器头部(B)安上石棉垫片(3)然后与模温机(2)紧固连接。

4.3燃气供应管路安装

1—燃气供应管道 2—手动阀 3—过滤器 4—调压阀
5—电磁阀 6—燃气压力测点 7—电磁阀 8—风压测点
符合EN 676标准的气体阀门组:
品牌 | 气阀型号 | 连接尺寸 | 燃气条件 | 备注 |
阀门组 | 燃烧器 |
Honeywell | VE4020A1005 | Rp3/4 | Rp3/4 | 天然气≤180kW 液化石油气 |
|
DUNGS | MVDLE207 | Rp3/4 | Rp3/4 | 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 |
|
5.试运行
模温机与受热设备连接完善后,试机前注意以下事项:
进气要求:输入本设备燃气压力参数5-8kpa;
新机器调试好之后长期不使用或者修理、清洗压机、模温机之后再次使用,应提前24小时预热
1、初检程序:
油、电、气、管路检查完毕;打开控制柜面板电源锁、输入密码(888888)、进入操作界面,调整设定温度,使其低于出油口温度,暂不启动燃烧机。
2、试运行:
按一健启动使油泵运行并立即检查油泵转向是否正确(确保油泵转向正确),同时检查风机转向是否正确(确保风机转向正确)。设备进入试运行程序,油泵和风机处于常态化工作。
3、加油程序:
请将导热油加入膨胀槽油箱,启动油泵, 使导热油通过油泵循环,将导热油输入载油体及受热体的各个部位。膨胀槽油箱载油位置为油箱有效面积的55℅,试运行间热膨胀系数预留为75℅。
4、运行观察:
(1) 查看全程燃气管道接口处及相关部位是否存在泄漏气体,每日开机前必需检查一次,(因燃气泄漏造成损失与本公司无关)。
(2) 查看全程管道焊接处及相关部位是否存在泄漏,油压是否正常(油表正常压力为0.25-0.45mpa),界面压力设定值为0.1mpa,油压正常后调整设定温度为70℃。
5、低温试运行:
界面压力设定值为0.1mpa,启动燃烧机进行加温, 界面压力低于设定值燃烧系统将自动关闭,油泵及风机处于正常运行,待其压力恢复正常时,燃烧系统将自动重启,使设备在其设定温度下运行正常后30分钟,方可将设定温度调整至98℃,进入初步脱水排气程序。
6、脱水排气:
进入初步脱水程序运行,注意观察压力,待其运行正常后,再次提高设定温度至105℃,进入脱水程序。脱水运行时间观察双项压力(触摸屏当前压力和回油压力)是否正常后,方可继续提高温度至130℃。130℃至180℃逐渐加温(检查双项压力是否正常每隔一个小时升10℃)180℃后进入排气程序,观察双项压力是否正常,最终缓慢升温升至250℃。
7、常态运行:
模温机进入常态运行前约需24小时试运行时间,模温机进入常态运行前,需反复检查管道焊接处,法兰联接处及供气管路是否有泄漏现象。风机及油泵音频正常、双项压力稳定后即可调整至正常使用温度。
6.维护及保养
1、油泵的维护
油泵的维护主要对泵在运行中的泄漏、轴承磨合及加热情况的检查。泄漏:在泵前端的泵盖和轴承座中,分别设填料箱密封和机械密封装置,密封性能较为可靠(少量泄漏属正常现象)。在运行的初期有少量的泄漏是正常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密封跑合,泄漏会自动消失。轴承检查:轴承座中两个球轴承,在运行3000小时后必须拆下用柴油清洗干净,检查接球面是否损坏,如果损坏必须更换新轴承,靠叶轮侧的球轴承,有防尘盖的一侧靠叶轮安装,并充填复合钙基(ZG-4)润滑油,约二分之一球轴承盖的油口注入补充润滑油。泵不允许用输入管路上的阀门来调节流量,避免产生气浊,泵不宜在低于设计流量30%下继续运行,如果必须在该条件下运行,则应在出口装置旁通管,且流量达到上述最小值以上,经常检查地脚螺栓的松动情况,油泵的震动情况,注意有无运行杂音,如果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泵的拆卸应充分了解泵的内部结构后按顺序进行,具体操作方法参照热轴泵说明书。泵的装配是在更换完损坏零部件的情况下和清洗后按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工作的,检查中零部件如有失效损坏等现象发生,一定要分析原因,更换新的备件时,务必小心谨慎,不要硬打硬敲。以免损坏零件,对轴承要加润滑油和润滑脂,注意转动不能过紧。检修:依据设备使用的情况,确定检修周期,一般在连续运转的情况下,2-3个月小检,12-18个月大检。
2、燃烧机的维护
燃烧机的维护主要是机前供气管路畅通,气管、气化炉及气阀是否供气顺畅、是否泄漏。
负责日常操作的操作人员必须学习燃烧器使用的有关知识。操作人员达到“三懂四会”标准,即懂运行原理、懂操作规程、懂安全规范;会模温机操作、会故障检查、会简单维修、会例行保养。当觉察燃烧器在工作过程中有异常之处时,应及时停机并通知维修人员。如果需要拆开燃烧器来进行检查或维修工作时,须先切断电源和燃气。
1、燃烧器出现异常现象时,阀组会自动关闭气源,安全可靠。
2、模温机排气出口禁止安装在车间内,使用≥15000px²的管道将模温机排气口接出车间。
3、模温机及燃烧器的保护系统包括:供热系统压力保护、油温保护、风压保护及火焰监测保护等。当燃烧器实际工作时,各种保护信号都被送往程序控制器,在程序控制器已接收到的各个保护信号中,只有所有保护信号都正常时,燃烧器才能启动。
4、燃气管路的密封性在安装过程中已经检查过。一般情况下,不应拆卸。需拆卸时,在重新连接管路后,应检查其气密封性。
5、燃燃机供气压力不能超过7KPa。当发现供气压力异常时,应及时关机关气,并检查原因。
6、当燃气管路上的过滤器脏了时,应关闭过滤器前的阀门,清洗(或更换)燃气管路上的过滤器。
7、离子探针前面的受热部分应保持清洁,定期取出擦拭并注意查看探针表面清洁无损,受热部分应该是向着前方。
8、燃烧器附近的温度不可太高,否则会对燃烧机部分组件构成损坏,尤其是控制盒。
9、燃烧器附近应保持清洁,不可堆放杂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0、过高、过低或不稳定的电压会影响燃烧器的正常运行,严重时会损坏燃烧器的部分组件。
11、应避免燃烧器被水溅湿并保持室内干燥、通风。
12、燃烧器在燃烧时需要一定体积的助燃空气,所以应保持车间内空气的流通。
13、如果燃烧器点火失败需重新启动时,必须等大约10分钟左右的时间,待燃烧室内可燃气体散尽后才能重新启动燃烧器。连续3次失败后,不得再启动燃烧器,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来维修。
3、风机的维护
风机的维护主要是看风机是否出现异常震动或声音。
7故障排查
1、故障分析:
故障现象 | 原 因 | 排除方法 |
一、温度达不到设定值 | 1、 是否是新调试机器放置长期未使用或压机维修,放油后重新加油 2、 加热时间短 3、 燃烧机是否工作 4、 燃气气压是否低于5kpa | 1、 将设定压力调为0.1Mpa,设定温度为90℃、110℃、130℃、150℃、180℃依次增加,直至温度达到要求。(达到设定温度时压力也正常即可调至下一温度) 2、 延长加热时间或提高设定温度 3、 检查模温机是否启动,设定温度是否为需要值,当前压力是否大于设定压力,如当前压力小于设定压力,检查油位计是否有油 4、 查看储气罐是否有气,气化炉是否到温 |
二、三相电流不平衡 | 1、 线路断路 2、 燃烧系统有部分损坏 3、 继电器损坏 4、 变频器损坏 | 1、 重新接线 2、 更换部件 3、 更换继电器 4、 更换变频器 |
三、油泵不运行 | 1、断路器损坏 2、中继损坏 3、线路出现问题 | 1、检查断路是否打开;检查上下两侧电压,如果不正常,更换断路器 2、更换继电器 3、检查电线是否有脱落,烧毁,重新接线 |
四、油压力低或无压力 | 1、 接线脱落 2、 油泵烧坏 3、 管道中有空气或水分 4、 油泵过滤器堵塞 5、 压力传感器损坏 | 1、 检查端子排上线号为24V、0V、1的3根线是否松动 2、 修理或更换油泵 3、 将设定压力调为0.1Mpa,设定温度为90℃、110℃、130℃、150℃、180℃依次增加,直至温度达到要求。(达到设定温度时压力也正常即可调至下一温度 4、 清理油泵过滤器 5、 联系厂家更换压力传感器 |
五、油泵输送流量不足,压力偏低 | 1、油泵输出管路阻力大 | 1. 输出管路布置是否合理,管径不能偏小,管路转弯角偏多 2. 检查阀门是否灵活 3. 适当打开出口阀门,直到工况点 |
2、油内水份、气体较多 | 2-1把油控制在100℃-120℃左右温度,缓缓排尽水份及气泡后,可逐步升温到工况点 2-2管路布置是否合理 2-3安装排气阀 |
3、管道与叶轮流道堵塞 | 3-1清除管道内与叶轮流道内的杂物 3-2检查阀门、闸口及闸阀是否正常 |
4、进口滤网堵塞 | 4-1 定期清洗滤网 4-2 滤网目数不能过密 |
5、泵体进口密封口环与叶轮密封口严重磨损 | 5-1 更换磨损部件 5-2 泵的吸入口径小于100mm时口环间隙大于1.5mm时应更换,吸入口径大于或等于125mm时口环间隙大于2mm时,应修理及更换 |
6、转速与转向不正确 | 6-1 检查转速值(用测速器测量) 6-2 检查线路连接情况 6-3 是否反向运转 |
7、输送油液的密度粘度偏离基本值 | 7-1 当介质偏离定购参数而产生故障时应向本厂查询 |
8、装置NPSHS过底(汽能余量太底) | 8-1 检查高位槽液位必要时进行调节 8-2 油泵进口阀门完全打开,并检查过滤器 8-3 当高位槽至油泵进口管路阻力过大时,重新布管 |
七、油泵振动及噪音 | 1、底板底脚安装不平衡 2、各部件压紧螺丝松动 3、管道与油泵进出口连接,严重偏差,承受阻力大 4、泵与电机的同轴偏差及连轴器之间端面无间隙 5、泵轴与轴承损坏 6、泵内有杂物 7、流速不稳定 8、缓冲圈损坏 | 1-1校正底板平稳性 2-1 调整各部件螺栓均匀压紧 3-1 调整管道与泵出口的连接垂直度 3-2 架设支撑架(泵不能承受管道压力) 4-1 调整泵与电机的同轴度 4-2 调整连轴器之间端面间隙规定值3mm左右 5-1 更换泵轴或轴承 6-1清除泵内杂物 7-1 排除管道内的气泡和空气 7-2 管道不畅通,弯道较多 8-1 更换缓冲圈 |
八、泵的泄漏 | 1、各部压紧螺栓松动 2、密封垫损坏 3、部件气砂孔 4、泵轴与油密封磨损 5、泵与电机同轴度偏差 6、管道与泵连接不成直线造成泵的扭力大 | 1-1 均匀压紧各部螺栓 2-1 更换密封垫 3-1 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焊补及更换部件 4-1 更换泵轴与油封 5-1 调整同轴度 6-1 调整管道与泵的直线度,平衡度 6-2 均匀拧紧各部螺栓 |
九、轴承发热温度升高 | 1、泵与电机同轴度偏差 2、轴承内腔长期失油运转 3、轴承内外壳跑圈 4、轴内外空隙太大 5、轴承损坏 | 1-1 调整同轴度、平衡度 2-1 定时注油(油脂)不能过多或过少 3-1 更换轴承及相关磨损部件 4-1 清洗、调整密封平衡孔直径及校验静平衡值 5-1 更换轴承 |
十、油泵运行不稳定,运转卡死,负荷超 重 | 1、油内水份较多 2、泵内与叶轮密封口环配合间隙过小或过大。过小受热膨胀卡死,间隙过大运行不稳定 3、轴承损坏 4、叶轮运转不平衡 5、泵与管道装置严重偏差,造成泵的扭力增大(在安装时特别要注意) 6、电气线路接线不恰当及电气部件质量差,螺栓松动 7、电动机故障 8、泵运转方向不正确 9、输送导热油液的密度、粘度偏离基本值 | 1-1 把油内水、气通过高位槽缓缓排尽(油温控制在100℃-120℃左右)排尽水、气后,逐步升温到工况点 2-1 调整密封口环间隙0.2-0.3之间 2-2 加以复修或更换磨损部件 3-1 更换轴承 4-1 叶轮密封口环严重磨损,进行修正或更换磨损部件 4-2 重新测试静平衡值 5-1 重新调整泵与管道的偏离垂直度、平衡度,并架设支撑架 5-2 重新调整泵与电机同轴度 6-1 检查电气柜箱线路是否差错 6-2 更换电气质量差部件 7-1 更换或维修电动机 8-1 调整电机转向 9-1 更换输送油液或泵型 9-2 与制造泵厂联系咨询 |
十一、高位油箱溢油 | 1、油内水分及空气较多 | 1-1 把油加热并保持在100℃-120℃温度,缓慢的排尽水分及空气后,方可逐步升温到工况点 |
2、油气外溢 3、压力不稳定 | 2-1 加热速度过快温度过高,一般需排尽油内的水分1-4天左右,要求与1-1相同 3-1 排尽油内的水分、空气 3-2 进口滤网堵塞 3-3 泵内磨损件多,更换磨损零件 |
十二、流量扬程不足 | 1、管道与叶轮流道不畅通 2、进口滤网堵塞及滤网目数太密 3、运转方向不正确 4、装置NPSHS过低(泵吸入侧真空度高) 5、管路输送距过长,弯头过多 | 1-1 清洗管道与叶轮流通 2-1 清洗进口滤网 2-2 更换滤网目数 3-1 调整电机转向 4-1 检查高位槽液位,必要时进行调节 4-2 泵的进口阀门完全打开 4-3 当高位槽至泵进口管路阻力过大时,重新布管 5-1 装置接力泵(可与生产泵厂咨询) 5-2 更改管道设施 |
十三、电机发热产生跳闸 | 1、三相接线装头螺栓松动及接错线路 2、热继电器损坏 3、电机损坏 4、泵内有杂物、转动不灵活,加重电机负荷 | 1-1 检查电气箱内的线路是否有接错及拧紧装头螺栓 2-1更换热继电器 3-1 更换电机 4-1 清除泵内杂物、调整同轴度偏差 |
十四、压力太大 | 压力表位置不准确 | 1、应在阀门后 2、更换叶轮、或外缩小点 3、进出口阀适当关小点 4、出口管道适当换大点,出口压力会减小 |
十五、模温机加油后温度加不上 | 导热油时间过长 | 1、导热油一般使用三年左右需要换油一次 2、换油要一次性换清,不能留有原使用过的油在内 3、要清洗机体与管道冗余的结焦是主要原因之一 |
十六、排气管出现烟气 | 1、 燃烧值不达标 2、 风量不足 3、 气量超标 4、 超功率运行 5、 风量、气量失衡 | 1、 使燃烧值达标 2、 调整风量 3、 调整气量 4、 按额功率运行 5、 平衡风量、气量 |
十七、机器报警 | 1. 气化炉未打开,温度没有达到要求 2. 燃气管道球阀未打开 3. 储气罐没气或气量过低 4. 探火棒位置不对 5. 变频器故障报警显示英文 6. 关机顺序不对 7. 报警后未复位 | 1.打开气化炉,使温度达到要求 2.打开燃气管道球阀 3.更换新的储气罐 4.将探火棒逆时针旋转90° 5.将探火棒旋出将其敲直后再插入旋紧 6.更换探火棒 7.关闭主电源,10秒后重新上电 |
安全细则
1. 燃气模温机须安装于专用机房(独立于其它厂房),且需强制通风(通风量不得小于200立方/h);机器周围不得有可燃物;距离其它机器大于10米。
2. 烟道截面积应大于燃气模温机出风口,烟道接出工作车间,一个弯头时不长于3米,直管无弯头时不长于6米(不符合要求时,用户应自行加装强制引风机),并且独立接地系统。
3. 燃气主阀门应远离燃气模温机,本机阀门离机头应大于2米小于4米,为防止泄漏,进气管应用燃气用钢管硬接。
4. 燃气模温机使用G20标准气源,压力4-8kpa流量大于12.5-55立方/小时。
5. 回油阀门和出油阀门,侧安装在模温机出油口及回油口上方。
6. 电源380/220稳定可靠,独立漏电开关,4-6平方5芯电缆接入机器端子,PE线要符合相关国标。
7. 燃气模温机点火装置系高压电,用户不可自行拆开机器,更不可触摸。
8. 进出机器的导热油是高温,应防止对人员的灼伤,也不可碰及可燃物,用户应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
9. 未加说明之处按相关国标执行。
10. 用户不能更改机器用途、参数、原设计及安全说明。
免责申明
1.定期检查管路接口及油泵连接处是否有漏油,凡是因漏油引起的安全事故由使用单位负责。
2.溢油口应加装溢油铁桶,防止热油溢出烫伤及引起火灾,凡是因溢油引起的安全事故由使用单位负责。
3.设备应该保持干净整洁,设备周围3米之内不应有易燃易爆物品,凡是因设备及其周围不整洁引起的安全问题本公司概不负责。
4.设备烟口排烟必须排出厂房外,排烟管道管径必须大于等于设备烟口直径,凡是因排烟口问题引起安全事故由使用单位负责。
系统总装示意图


电气原理图
